(一)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说,需求函数是描述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这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例如价格、收入、偏好、预期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等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在这里,影响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在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消费者随着价格变化愿意购买某商品的数量。如用Qd表示需求量,用P表示价格,需求函数一般可用如下方程形式表示:
Qd=Qd(P)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价格提高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减少;反之,商品价格降低,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增加。价格与需求之间这种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就叫做需求规律。
把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两轴之间的曲线DD就是一条需求曲线。可以看到,当市场价格为P1时,需求量为Q1;当价格从P1降到P2时,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可见,曲线DD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需求数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
以上所分析的需求规律,是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即如果价格发生变化,需求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需求的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区分开这两种情形,可以把第一种情形称为需求数量变动,把第二种情形称为需求变动。
在第一种情形下,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扩大。
在第二种情形下,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当价格由P1降到P2时,从DD上可以看到,需求量从Q1提高到Q2。这属于需求数量的变动。而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扩大了市场需求,需求曲线因此向右上方移动,从DD到D*D*。当价格为P1时,需求量从Q1上升到Q1*;当价格为P2时,需求量从Q2上升到Q2*,这属于需求的变动。
此外,还需支出的是,上面讲的需求规律反映的是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一般关系,但也有例外。如钻石的价格和其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称反方向变化的,而是称正方向变化:钻石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又如,对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来说,某些普通食品的价格上涨,购买量也会相应增加。然而这种需求量与价格呈现同方向变化的情况,知识极少数商品或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成立。所以需求规律仍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一条基本的经济规律。